在具體應用中,音響的頻率范疇與頻率響應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難題,殊不知由于涉及到專業細分化知識,許多人對頻率范疇和頻率響應的了解比較片面。頻率范疇和頻率響應有什么不同?是否頻率越高音響效果越好?音響頻率多大比較適合?
頻率范疇與頻率響應的界定
頻率范疇就是指音響系統可以播放的少合理回看頻率與大合理回看頻率中間的范疇;頻率響應就是指將一個以恒工作電壓輸出的聲頻信號與系統相互連接時,音響造成的聲強隨頻率的轉變而產生擴大或衰減系數、相位差隨頻率而產生變化的狀況,這類聲強和相位差與頻率的關聯的轉變關聯(變化量)稱之為頻率響應,企業聲貝(Db)。
音響系統頻率的辨別
專業音響系統的頻率特點常見聲貝標尺的縱軸表明輸出功率和用多數標尺的橫坐標軸表明頻率的頻率響應曲線圖來敘述。當響聲輸出功率比一切正常輸出功率低3dB時,這一輸出功率點稱之為頻率響應的高頻率截至點和低頻截至點。高頻率截至點與低頻截至點中間的頻率,即是該機器設備的頻率響應;聲強與相位滯后隨頻率轉變的曲線圖各自稱為“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統稱“頻率特點”。它是調查音響特性好壞的一個關鍵指標值,它與音響的特性和價格擁有立即的關聯,其聲貝值越小表明音響的頻響曲線越平整、失幀越小、特性越高。如:一音響頻率響應為60Hz~18kHz+/-3dB。這兩個定義有時候并不區別,就稱為頻率響應。
音響頻率多大比較適合?
從理論上講,20~20000Hz的頻率響應充足了。小于20Hz的響聲,雖聽不見但人的其他視覺器官卻能察覺,也就是能覺得到說白了的底音幅度,因而為了更好地播放視頻各種各樣傳統樂器和語言數據信號,放大儀要完成高保真音響總體目標,才可以將聲調的各次諧波電流均重放出來。因此 應將放大儀的頻段拓展,低限拓寬到20Hz下列,限制應提升到20000Hz之上。針對信號源(收音頭、音頻座和激光器唱片機等)頻率響應的表明方式各有不同。比如歐州廣播節目同盟要求的電臺廣播環繞聲廣播節目的頻率響應為40~15000Hz時+/-2dB,國際標準化組織對音頻座要求的頻率響應少指標值:40~12500Hz時+/-2.5+/-4.5dB(一般帶),具體能做到的指標值都顯著高過此標值。CD機的頻率響應限制為20000Hz,低頻端可保證很低,僅有好多個HZ,它是CD機播放音樂性價比高的緣故之一。
頻率范疇越寬,音響效果越好?
組成響聲的諧波電流成份是比較復雜的,并不是頻率范疇越寬響聲就超好聽,但是這針對中低端的多媒體音箱而言還是基礎恰當的。在標明頻率響應中大家一般 都是會見到有“系統軟件頻率響應”和“放大儀頻率響應”這兩個專有名詞,要了解“系統軟件頻率響應”一直要比“放大儀頻率響應”的范疇小,因此 只標明“放大儀頻率響應”則沒有一切實際意義,這僅僅用于欺騙一些不知道的顧客的。如今的音響系統公司對頻率響應廣泛標明的范疇過大,高頻率一部分差的還并不是許多 ,但在底音端標明的極其不真正,海外的知名品牌HiFi(高保真音響)音響也但是標明4、50Hz上下,而中國兩三百的木制一般音響竟然也敢標明這一數據信息,簡直令人笑破肚皮了!因此 敬告大伙兒低頻段響聲一定要耳聽為真,不必隨便堅信宣傳頁上的標值。多媒體音箱中的音樂是以播放視頻MP3或CD的歌曲、音樂、手機游戲的聲效、音樂背景及其電影中的人聲伴奏與自然環境聲效為主導的,這種響聲是以中高音為多,因此 在選擇多媒體音箱時應當更看好它在中國高頻率段響聲的主要表現工作能力,而不是低頻段。若確實追求電影院實際效果,那麼一只帶勁的低音炮肯定可以滿足你的要求。